2025-07-28
xiaoss
家居最前瞻
22303
新闻来源:家居最前瞻
近日第三位被留置的家居卖场创始人,是富森美创始人刘兵。
这也是继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后,第三家居行业巨头创始人被留置的消息,确实让人感到震惊。
这不是对企业家财富的清算,也不只是反映整个家居行业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而是对历史官场反腐中,涉及到政商利益关联的相关人,进行的排查、震慑与警钟长鸣。
既让人感到震惊,又感觉到历史的轮回律,民企的野蛮生长原罪,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一直存续争议到今天,持续不断。
以前主要是政策立法不完善,如今更多是政商利益关联,引起的事后再排查或倒算。
同时,民企如果像富森美等一样,业绩下行贷款未减,反而加大现金分红,很容易受监管关注排查。
数据显示,从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富森美营收已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下滑。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6.18%;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下降14.39%。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13.19%和21.06%。
与业绩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富森美持续的高额现金分红,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总额达8.08亿元,分红比例高达117.11%。
自2016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派现总额已达46.68亿元,平均分红率接近70%。刘兵本人除领取年薪(2018-2023年每年均为276万元)外,作为大股东主要通过分红获得巨额收益。
三家企业简要情况回顾
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历史债务问题公开报道较多,曾寻求国资厦门建发和民企阿里巴巴入股解困。
红星美凯龙体系相对来说是更复杂的,它的商业地产金融化运作,比如发行大规模的CMBS/ABS,涉及与某公司巨大的债务危机,涉及融资过程中的潜在违规操作、以及涉及资金挪用或关联交易等等,让创始人车建新最早被留置。
居然之家创始人汪林朋,同样面临行业下行压力下的高争议操作,比如借壳上市过程,以及后续的资本运作,都需要被重新接受严格的程序审查。
创始人汪林朋被留置可能涉及某公司融资、财务处理、信息披露、或关联方交易等方面的问题。
富森美创始人刘兵,旗下的家居卖场主要分存在成都市场,相对区域化,但也是采用重资产模式。其关联的金融业务比如小贷等,在风险暴露期也可能存在问题。
创始人刘兵被留置,可能也是关联到某公司财务、特定融资项目,或者是某些关联业务,包括金融业务的合规性问题。
家居卖场创始人被留置七大成因
三家龙头企业创始人,红星美凯龙车建新,居然之家汪林朋,富森美刘兵,先后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5年,先后被采取留置措施,结合公开信息和行业时代特点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房地产行业下行引发的连锁反应
核心关联:家居行业是房地产的下游行业,高度依赖新房交付和二手房交易带来的装修需求。
需求萎缩: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新房销售面积和竣工量大幅下滑,直接导致对家居产品的需求锐减。
经营压力剧增:作为连接品牌商和消费者的平台型卖场,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首当其冲。一方面,据公开数据,2023年开始,哪怕是头部家居卖场,客流量同比下降27%以上,直播电商、整装公司等新渠道正在颠覆传统卖场模式。部分企业为维持业绩可能铤而走险,如虚构交易额获取贷款等。
另外一方面,商户销售困难、租金/管理费用收取困难、空租率上升等问题凸显,企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承受巨大压力。
2. 前期高速扩张积水累的财务风险
重资产模式:这些企业普遍采用“自持物业+委托管理”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前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买地、建商场。
高杠杆扩张:在行业上升期,企业通过大量借贷(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进行快速扩张,抢占市场份额,铺设了大量网点。
债务压力爆发:当行业景气度急转直下,收入骤减而刚性债务(利息、到期本金)不变甚至增加时,巨大的偿债压力随之而来。企业可能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商业地产正在去杠杠化,央行2024年商业地产贷款新规实施后,家居卖场作为商业地产的特殊形态,其高杠杆扩张模式面临清算,某家居卖场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2%,远超行业警戒线。
3.复杂的资本运作与融资行为
多元化融资渠道:除了传统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可能深度参与了复杂的金融操作,如发行信托产品、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供应链金融、甚至关联的小贷公司等。
在违规风险:在巨大的财务压力下,为了维持现金流或借新还旧,个别企业或其实际控制人可能在融资过程中存在挪用资金、违规担保、信息披露不实、财务造假、利益输送……等行为。这些行为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如非法集资、职务侵占、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就可能成为被调查的导火索。
“明股实债”等模式风险:部分企业在扩张中可能采用了带有回购承诺的股权融资(类似明股实债),在经济下行时,这些隐性债务也会集中爆发。
4.反腐行动的行业深化
产业链特性:家居行业涉及大宗采购、地产关联交易、政府项目投标等环节,资金密集度高,传统上存在回扣、围标等灰色操作空间。此次事件可能反映反腐从房地产领域向关联产业延伸的趋势。
政商关系重构:在房地产调控背景下,与开发商深度绑定的家居企业可能面临历史合作模式的审查。某被留置创始人曾公开提及"与地方政府共同开发卖场"的模式,这类政企合作项目往往需要特别关注。
5.企业内部治理与关联交易问题
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往往业务庞杂,涉及地产、金融、投资等多个板块。
创始人在集团内部拥有绝对控制力,可能发生关联交易不透明、定价不公允、资金占用**等问题,损害上市公司或债权人利益。
在审计或监管穿透式审查下,这些问题容易暴露。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失效,也为违规操作留下尾巴。
6、消费者权益保护升级
加强预付费监管:多地消协数据显示,家居卖场"跑路"投诉量年增40%。某一涉事企业的会员储值卡余额高达数亿元,资金池管理合规性存疑。
深化质量溯源体系: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建材全程溯源,部分企业供应链管理漏洞,可能也在此次调查中暴露。
7. 配合调查或自身涉案
配合调查:留置措施可能是要求相关人员配合对其所在企业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调查,比如公司层面的财务造假、非法融资等。创始人作为实际控制人和知情者,是调查的重点对象。
自身涉案:调查也可能直接指向创始人个人在经营管理或资本运作过程中的涉嫌职务犯罪,比如受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或是经济犯罪行为等。
家居最前瞻认为,在当前整体家居行业下行的不利条件下,正应了那位老话:
从来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官方对“留置”一词释义
1. 留置不等于定罪:留置是监察机关在调查涉嫌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时采取的一种调查措施,通常最长6个月时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清问题。
被留置并不意味着相关人员一定构成犯罪,最终结论需要等待监察机关调查结束并可能进入司法程序后的判决。
2. 官方信息为准:目前公开的详细信息有限,具体原因需以官方(如相关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后续发布的权威通报为准。媒体报道和外界分析多为推测。
3. 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体现:三位创始人的遭遇,深刻反映了在宏观经济周期转换(特别是房地产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电商分流)、以及前期过度金融化扩张的背景下,大型家居流通企业积累的系统性风险正在集中暴露和出清。
总结来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富森美创始人接连被留置,核心原因是房地产寒冬下家居行业经营困境与前期高杠杆扩张积累的财务风险的双重爆发。
在此过程中,复杂的资本运作、融资行为、公司治理问题可能触及了法律红线,引发了监管部门的调查。
这既是企业个体问题的显现,也是整个家居流通行业在深度调整期所面临挑战的集中体现。
其它家居卖家创始人被留置概率评估
在家居行业全国TOP10卖场中,再出现1-2位创始人/高管被调查可能性概率>60%,尤其是区域型未上市集团,包括但不限于高杠杠扩张的月星家居、涉及金融业务的武汉欧亚达等,这是AI人工智能的预估。
短期内,如果房企债务危机蔓延,比如某头部房企再次违约,可能牵连更多的高杠杆家居卖场创始人留置审查的情况。
中国的房产及强相关的家居行业,风险仍在释放,虽然不是“全行业清算”,但都主要靠宏观政策的强力刺激,比如还需要大规模的“以旧换新”国补政策的落地),阶段性缓解家居品牌厂商爆雷的风险。
中长期来说,家居行业的安全区在于,以国资主导,国进民退,轻资产模式,现金流健康的企业。
凡是涉足地产开发,有隐性债务,被认定治理混乱的民企,较大可能性会被界定为风险区。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