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9
xiaoss
门鉴
309317
新闻来源:门鉴
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产业之都”的称号既是地域名片,也是产业实力的象征。门业作为建筑建材领域的重要分支,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这些“门都”的崛起,不仅折射出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路径,更揭示了区域经济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围。
浙江永康:全能型“中国门都”的锻造之路
2009年,永康被授予“中国门都”称号,其产业底蕴可追溯至1997年。从金属栅栏门起步,这座五金之乡用13年时间构建起覆盖防盗门、防火门、智能门等全品类的产业帝国。目前,永康拥有门企超500家,年产值占全国70%,出口量达全国三分之二,步阳、王力等品牌构成行业第一梯队。其核心优势在于极致的产业链整合能力——门厂可两小时内集齐所有配件,这种效率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而每年吸引9万客商的门博会,更成为全球门业风向标。
木门双城记:江山靠资源整合,南浔借地板东风
在木门领域,浙江呈现“双都并立”格局。江山市虽本地木材匮乏,却通过“无中生有”的产业智慧,将福建、江西的木材资源与自身加工优势结合,孵化出江山欧派等上市企业,产品从免漆门拓展至装甲门等十大品类。而南浔则依托“中国木地板之都”的产业基础,将实木地板的工艺沉淀转化为木门生产动能,近500家地板企业半数跨界木门,形成集群化生产网络。两座城市分别演绎了“借势”与“转型”的两种发展范式。
重庆:套装门革命与竹材创新
2009年,重庆以“套装门之都”身份加入战局。星星门业首创的竹材套装门,打破实木依赖,以环保材料撬动市场。至2017年,重庆木门产值突破140亿元,美心、星星等品牌占据全国10%份额。其产业崛起秘诀在于“政企协同”: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标准,龙头企业带动技术升级,最终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闭环。可惜的是,如今的星星门业已破产。
四川蓬溪:农业县逆袭的“西部门都”样本
作为典型后发区域,蓬溪的转型更具启示意义。这个曾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县,通过“拿来主义”复制永康模式,十年间引进门企数十家,2017年产值达36亿元。其突破口在于错位竞争——避开东部沿海的同质化赛道,主攻中西部市场,同时以政策杠杆吸引配套企业,快速构建产业生态。
江西安义:铝材之乡的数字化突围
若将视野扩展至门窗领域,江西安义的转型更具标杆意义。面对铝型材行业产能过剩,安义选择“双轨并进”:一方面,将工业型材占比从20%提至35%,切入汽车轻量化、光伏等高端赛道;另一方面,联合华为云打造智能制造中心,通过90%的企业改造补贴,实现降本增效。2024年,其出海额达8.83亿元,“安义门窗”集体品牌正以数字化重构全球竞争力。
产业集群背后的深层逻辑
“门都”之争的本质,是区域经济如何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降本增效。永康的效率神话、江山的资源整合术、重庆的创新突围、蓬溪的错位竞争、安义的数字化转型,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的升级路径。但称号仅是起点,要避免“盛名难副”,需政企双轮驱动:企业端需死磕质量与创新,如永康门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3%;政府端则需超前布局,如安义用政策杠杆撬动智能化改造。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门、环保门的需求激增,门都之间的竞争将转向技术深度与生态广度。谁能率先完成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跃迁,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持续领跑。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