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xiaoss
网络
4308
■成品加定制,知易行难
■建陶卫浴的艰辛转型路
■定制家具的内卷与内耗
... ...
近10年家居建材行业变化大,成品家具、瓷砖、定制家具、门窗及小品类等领域在品牌发展、战略布局、市场定位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革。
成品家具:2015年起部分成品家具品牌开始布局成品转定制,方式有自建定制家具工厂或联手非头部定制家具战略合作两种。截至目前,顾家、左右等非头部品牌难成功,顾家、左右因品牌力、渠道网点和资金实力等优势,目前还能良性运转,持续推进。
瓷砖品类:过去5年建陶卫浴行业业绩增长难,各品牌策略不同,如新中源做材料加工集成商,东鹏谋划高端化布局发展,新明珠等开拓国际市场。
定制家具:过去5年品牌分化严重,前五强深耕全国,第五到十名上市公司和其它非头部品牌,大都在向高定或清高定转型。
门窗品牌:2019 - 2023年因社区旧改需求增长,2024年起变化大,部分因新媒体投入业绩增长,部分遇瓶颈,有的引入外部资本,部分谋求定位转变。
小品类:窗帘、吊顶、墙纸等受整家定制挤压,多面临转型,慕思因战略布局已经更早实现了快品类向成品家具、定制家具的品类跨越。
成品加定制,知易行难
与其说,过去5年是因为疫情防控和房产需求萎靡不振引起的家居家装行情的低迷、恶化,不如说过去10年是家居家装行业极速变革、开启终端淘汰赛的剧变十年。
结合家居最前瞻过去十多年先后服务定制、成品、家装、门窗、瓷砖、寝具、辅材......等多品类及整装的项目调研经历与观察,从2015年开始,各个成品家具如果具有前期意识的,都已经是在布局“成品转定制、两厅带多房”。
曾经在2016、2019年,我们在做项目及终端调研的时候,也曾建议帮辅过珠三角一部分非头部品牌,要做从单品类向多品类的转型。
只不过不同品牌的做法不一样,有的会坚持自己自建定制家具工厂,少部分才会自己选择与定制家具非头部一起以战略合作的方式,协同作战,发挥各自所长。
顾家、左右自建工厂,自建这个加盟招商的团队。
而经过过去5年发展历程来说,定制家具看起来容易,工业化标准化的产品,但实际上这条赛道非常卷,从厂家大终端,拼杀的不是大规模制造能力,而是高人力、高培训成本的重投入,而软实力这块,恰恰是非头部成品家具品牌的短板和劣势,所以非头部成品家具品牌,目前还没有做成功的。
顾家、左右还继续坚守在做,是因为他们的经销商网点数量足够多,并且总部有足够的资金和团队人员,保守一点,对内就考虑把定制家具作为软体沙发原有经销商的配套来做,如果积极主动些,对外部经销商群体开展招商加盟,他们也能够凭借品牌力和服务力,吸纳一部分新商作为补充,尤其是头部定制家居品牌淘汰下来的经销商群体。
建陶卫浴的艰辛转型路
第二个是瓷砖品类的变化,你会发现过去的5年是建陶卫浴行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最难的5年,头部品牌东鹏、马可波罗、蒙娜丽莎都是这样,何况其它非头部品牌。
头部的马可波罗或东鹏,那么在过去的五年业绩,基本上都没有明显的增长。
落实到具体年份,比如东鹏,2021年、2023年略微增长了,但是2022、2024年营收又会倒退回去三年前。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等囿于这样的增长困境,所以,在整体大环境、在所在部品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坚守本行,并不见得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过去3-5年时间,建陶卫浴也出现了三种分化:
一是像新中源一样,选择成为瓷砖+施工工艺墙面系统集成商。
二是像东鹏一样,不仅在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谋求多品类和整装的布局,同时在2025年,也开始谋求高端化的发展。
三是像新明珠一样,既然墙内开花难,那么寻求墙外开花结果,筹划出海建厂,希望能够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实现总营收的可持续增长。
定制家具的内卷与内耗
对定制家具来说,过去的五年也是品牌分化更明显的五年。
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写到,除了行业的前五强,还在做着全国性的品牌布局与深耕,还能继续坚守大众化产品及价格的定位。
从第六名开始的一众定制家具品牌,大都卷不下去了,先后都在转型做高定、轻高定的布局,开始践行迈克尔波特的第三种武器——聚焦战略。
2015年开始转型做高定的我乐家居,因为转型早,收获并积累留存有全国一二线城市的部分优质经销商群体,目前活得有滋有味。
2017年筹划轻奢家的顶固家居,因为2018-2022年战略性放弃,折损了部分优质经销商群体及市场,这两年迫于营收和利润压力,又开始想用高定策略来退守住市场颓势。
2018-2025年先后官宣做高定、轻高定的玛格、蓝谷、科凡......等一众品牌,既要从原有的威法、博洛尼、图森、木里木外......等一种品牌中,抢夺并持续投入转化优质设计师资源,又要持续培养从研发、制造到交付、服务等内部团队,还要面对市场下行、需求不足的存量房市场,都不容易。
门窗品类多数品牌未富先危
再来看看新晋网红炸子鸡门窗品类,经过从2019年、2023年因为旧房换窗的时代红利,迎来了门窗换新的需求井喷,先后出现七八家营收从一个亿到5个亿以上的全国性门窗品牌。
虽然相比较于定制家居30-200亿的营收,定制门窗仍属于小品类、毛坯发展阶段,但门窗品牌经历短短的五年时间,迅速从2019年爆发期进入到2024年的淘汰赛和困境期。
门窗品牌的营收和产品及价格定位分化主要发生在最近两年。
轩尼斯、新豪轩等品牌,借势于在新媒体的持续投入、深耕和赋能,从2024年开始迎来终端流量的井喷,订单排期从原来的60天,延长到180天。
但更多的非头部品牌,比如博仕、安格尔、圣米兰、派雅......等,在新媒体布局上相对要弱一点、慢一点,也迅速从原来的傲娇言论,转变为谨慎保守策略,部分牌子开始转型为高定发展的路径,也是因为过去两年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态势不再有。
还有一些品牌,引入外部的资本,比如圣保罗门窗,引入索菲亚作为一个战略投资者。
寝具窗帘等中小品类凶多吉少
还有一些家装后期的品类,比如寝具、吊顶,还有小品类的墙纸、窗帘等,大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与风险。
因为在家装前期的主材比如定制家居、门窗、建陶卫浴等大品类的挤压下,要么做整家定制,要么做整装,他们基本都已经把寝具、吊顶、签字、窗帘等,当成整装或整家定制套餐的赠品,以半买半送方式卖出去,或者完全以免费的名义送出去了。
在所有这些小品类中,可能就只有慕思,品牌力足够大,战略布局节点也恰好,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第一年,就开始借势线上直播带货,大力推动全国经销商内部代理自有整合的成品家具,同时又在2021年,坚定布局了定制家具赛道。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慕思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其它的中小品类,基本上都很难,小部分品牌知名度大的,仍在坚守以前的单品类战略,大部分都被迫转行或转型做多品类试错中。
最后,再看社区家装店态的布局,是不是对于多数品类和非头部品牌来说,目前是可以切入的新业务渠道。
起码在社区店态布局下,能够相对以极致性价比的模式,重构社区居民和自有中小品牌之间的信任关系,起码在社区消费场景下,能够借势于新媒体、数智化平台和物业公司等,轻资产运营,以小博大,试一把,赌注不大,做得好可以选择区域深耕,而不一定要全国连锁。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