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xiaoss
网络
3313
三月的羊城,展会扎堆,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第14届广州定制家居展暨轻高定展现场,由800+品牌、10000+新品构筑起10万平米的产业图景里,我们看到了企业的百样面貌:有人如沐春风、有人饱经风雨,还有人在风浪中颠簸,前途未卜。
穿梭于展位之间,一个现象尤为引人深思。当某品牌刚打出“全屋套餐直降3万”的巨幅广告,隔壁展商立马在电子屏上更新“折上再送万元家电”的信息,还有品牌喊出300元一平米的低价。你来我往揽客的场景,如果用专业词来概括,这就是人们口中的“价格战”。
价格战乱象:市场失序的恶性循环
在市场浪潮中,企业为抢占份额、提升销量,价格战常成优先策略。上至供应链、下至经销商,几乎都卷入了价格战。
当“低价=流量”成为默认法则,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恶性内卷,行业生态被破坏,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而造成行业秩序的混乱,其本质是创新驱动力的匮乏,致使企业的产品及生产能力长期滞留在低水平层面。在存量市场环境下,这种固步自封、追逐短期利益的行径,完全背离了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殷切需求,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
与其说价格战是短期利润的泡沫,一戳即破,不如说它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行业健康发展的脉络。
价格战不是灵药,行业生态在重塑
为了扭转这种市场乱象,引导市场竞争回归正轨,国家从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强调防范 “内卷式” 恶性竞争,到工信部针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果断施策,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犹如给市场发展注入了一针“清醒剂”。
当然,这场行业变革,要想取得胜利,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引导,也需要整个行业进行生态重塑。若想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发展困境,实现高质量、稳健向上的转型升级,归根结底依赖于品质提升与技术创新,以此驱动整体进阶。
在此过程中,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肩负重任,应当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通过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始终坚守品质底线等实际行动,引领整个行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而坚守“行业自律+长期主义”,是龙头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这次展会上,看到了秉持大师设计,实现审美进阶的玛格;还有像千年舟这样的板材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升级生产工艺,以过硬品质在市场站稳脚跟;也有与智能创新为引擎,在产品功能持续突破的捷德韦尔。当企业开始摒弃“价格战”时,就像是挣脱了禁锢发展的泥沼,可以大展拳脚,且拳拳到位。
破局之道:从价格战回归价值战
当价格战这一传统竞争手段失效,企业应如何打破发展僵局?回溯本源,最终落脚点只有两个字:价值。
价值究竟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消费者能从产品中切实获取到什么。可能是一张沙发的舒适,可能是一块板材的环保,可能是一盏灯的光明。而在展会现场,这些价值得以直观展现,消费者能够即刻获得真切感受。比如,你在某家居展厅,会看到有人坐在沙发上体验舒适度;在板材展区,有人手持板材,在仔细查看相关检查报告。除了看板材的环保,也探其是否具备健康除菌功能。
同样都是买板材的展位,如何形成差异化优势?那一排排精心陈列的板材墙,便是最具说服力的广告。在展厅里,有人走马观花,3秒便匆匆逛完;而有的人,却会被花色繁多的板材吸引,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机拍照。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记,在这一刻就已达成。
当然,展位光吸引人可不行,真正关键的是将人留住。当部分企业仍沉醉于“地板价”这类单一营销手段时,行业内的头部品牌早已另辟蹊径,开拓新的竞争赛道。在展会现场,有的智能家居展商推出“水电隐蔽工程十年险”,有的定制品牌则上线“旧柜体无损回收系统。某品牌咨询台前,消费者排着长队,打听“焕新服务”“一站式到家”等增值服务。
这些创新举措揭示了一个行业共识:用好产品来打市场,而不是拼价格,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以技术、品质、服务为核心的全方位竞争。对应到具体的价值锚点:创新驱动+品质升维+服务增值。
写在后面:
价格战是饮鸩止渴,行业的转型升级才是符合时代需求,而真正有远见、有实力的企业,早就将目光聚焦于价值创造。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能清晰地察觉到,行业正朝着更高维度迈进,市场的分水岭正在逐步形成。对消费者而言,也许千年舟展位墙上“为人民造一张好板”的标语,就能看到大众对产品价值的执着。当价格战这类短期逐利行为落幕,最终在市场站稳脚跟的,一定是将价值理念融入基因、始终坚守的企业。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