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2
中国木门网
21832
人才甄别:原理与实战
“高管引入”是企业的一项重大工程,成,则或助推企业高速发展,或挽救企业于困境,误,则或延误企业发展时机,或为企业未来埋下重大隐患。因此,在“高管引入”这一系统工程中,人才甄别的关键性毋庸置疑。
一、人才甄别的原理
人才甄别是一件实操性很高的工作,但在实操的背后暗含的则是绝妙功夫。
从原理上说:人才甄别本质上遵从统计原理,即通过小样本推测大趋势。这些常见的样本包括:
1、不可保留的言行样本
(1)肢体语言,微表情
(2)情绪
(3)话语
(4)行为
(5)……
2、可保留的言行样本
(1)业绩、数据
(2)作品、文章、笔记、考试
(3)照片、视频、音频
(4)朋友圈、自媒体、关注的对象等
(5)毛发、指纹
(6)……
为了获取这些关键的行为样本,在企业情境下的人才甄别,常需设置或选择场景,并对应各甄选方法:
1、正式场合的甄别
(1)简历
(2)候选人过往的作品或工作成果样例
(3)笔试(心理测验、知识技能测验、企业文化测验等等)
(4)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5)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面谈(面试)
(6)周边意见了解/背景调查
(7)实习/试用期
(8)……
上述方法中,成本与准确度均依次升高。
2、非正式场合的甄别
(1)约候选人单独爬山、打球、喝茶等
(2)请候选人参与到团队的团建活动中
(3)设计非正式的事件(例如:扫帚倒在地上、爬山打球过程中出现突发性事件等),看候选人的反应与应对
(4)候选人的微博、微信及朋友圈、LinkedIn信息
(5) ……
在甄别过程中,甄别者神似侦探,以抽丝剥茧之功逐步探明、还原真相。这需要其具备两种能力:一是洞察力,即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敏感性,善于捕捉候选人的言行样本;二是解读力,即善于解读候选人言行背后的原因,这需要甄别者拥有相应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技能。。
人才甄别是一门功夫,既是功夫,便有心法支撑。在此,暂以几项关键心法为例,望能给读者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1、素质就看无意识:要想观察一个人的人品、价值观和基本素养,需要观察他的第一反应、下意识的行为,越是放松越容易展示出来。因而,在高管引入过程中,若条件允许,除正式场合的甄别外,最好配合非正式场合的甄别,以便更好地看到候选人的本色;
2、能力就看不努力:一个人通过努力,尤其是很期望获得一个职位的时候,往往超常表现,体现其最高行为,但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日常行为体现业绩。所以,看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就要看他未经准备和仓促面对时的状态与应对;
3、提升素质需要有意识,培养能力需要持续努力,但是评价与甄别则反之。
方法与工具可以提升人才甄别的效率和准确度,但甄别者本人的境界及甄别经验是决定人才甄别效果的根本――人是向下兼容的,一个人真正能看懂的只是境界不高于自己的人,对于那些境界高于自己的人,若过往经验中得见过类似高人的真面目,则有可能识其部分。因此,甄别者本人的不断修炼成为关键,或也可引入专业、成熟的第三方进行协助。
二、对人才甄别常见问题的实战应对思路
企业在人才甄别中常会面临不少实际问题,本文试以如下常见问题为例,望能对读者的实战应对有所启发。
问题一:我在企业人才甄别工作中如何发挥作用
甄别者本人的角色决定了其在人才甄别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1、作为老板或公司高层领导
(1)企业在100人,乃至200人以内时,亲自选每一个人。即便企业人再多,也要亲自把关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关键人才
(2)在企业高级人才或战略型人才的引进与甄别中,亲自挂帅,乃至礼贤下士、三顾茅庐
(3)甄别过程中主要判断此人与自己之间是否来电,此人是否能担当预计的使命
2、作为以HRVP或HRD领衔的人力部
(1)设计甄别程序,提供甄别方法与工具,或主导引进专业第三方
(2)在老板或高层领导之前,对人才进行把关,主要判断此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否有硬伤,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胜任老板或高层领导期望赋予其的使命或任务。
问题二:对于是否真正把人判断准确了,吃不准
1、首先要确保选人的目的和标准是否清晰、合理
2、确保甄别人本人接受过“识人用人”方面的专业学习或培训
3、确保由多位甄别人共同参与甄别,避免一叶障目
4、确保综合使用多种甄别方法,提供具有交叉性作用的信息
5、就单独的甄别人而言,针对最常用的面谈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预先准备谈话的问题提纲,并对候选人可能的回答做出预判
(2)过程中多问已发生的典型事例或未来情景中的事例,而少听候选人表决心或自吹自擂
(3)在询问具体事例时,可按照“情境-目标-行为-结果”的模式进行循环提问,层层深入
(4)不要放过关键性的细节
6、记得一定要设置试用期,并在试用期内设置明确的观测判断标准与方法,为人才的甄别设置进一步的保险措施
问题三:谈的时候感觉行,干的时候不太行
关键在于,探明并区分原因,并对症下药:
1、来自人才甄别方面的原因――甄别出了问题,被候选人所“骗”(参见上一问题)
2、来自人才标准方面的原因,即:所选定的人才标准不完全符合企业或工作的实际需要,故需进行再次审视(参见“高管引入系列之人才标准”部分的内容)
3、来自候选人入职后的直接上级的原因――直接上级是影响人才去留以及在岗表现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若候选人实际工作表现与此因素有关,需重新审视:候选人在风格上是否与上级匹配、候选人的上级在用人带人方面是否需要专业的指导或培训、公司在用人育人的导向上是否形成了一致的理念和原则等
4、来自公司或老板的原因
(1)业务或管理思路不够清晰,对于需要什么样的候选人,没有确定的主意,波动性较大
(2)对候选人提出了不合理的过高期待
(3)对于如何安置候选人并帮助候选人适应企业,缺乏思路或较好的做法
(4)当初答应候选人的(广义)待遇,后续未能兑现,或在兑现机制上设计不合理
(5)……
问题四:是不是人才,人力部与老板或用人方意见不一
1、首先,仍然是要审视,企业各方对于需要什么样的人是否达成了一致且明确的意见
2、人力部需要结合企业情况,为整个甄别设计合理的程序,并合理界定人力部与用人方的角色、作用。通常,针对高级人才:
(1)初轮,人力部对人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主要作用为:汰劣
(2)次轮,人力部深入了解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情况及对于薪酬、待遇等的大体期待
(3)第三轮,老板或用人方对人才进行深入考察,主要考察:人才的内在动机,该人才是否胜任预期中的使命或任务
(4)最后,对人才进行背景调查
3、在整个过程中,人力部拥有对人才的否决权,但只有老板或用人方才能决定是否接受使用该候选人
问题五:外行如何选内行
1、理性层面
(1)请对方用非专业术语对问题进行解答。若对方真的对相关领域吃透了,则必能办到。当然,前提是,需确保甄别者本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达到一定水平
(2)目录分解法:请对方对大问题不断拆解,层层拆解,直至枝末。水平一般的候选人必不能良好应对
(3)追问细节:对于交谈中的某些关键问题,一定要纠其细节,请候选人对该关键细节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解答
(4)模拟未来:直接就未来期望候选人解决的问题进行提问,甚至请其提供详细工作思路(甄别者需不断为候选人补充问题解决所需的前提信息)
2、感性层面
(1)若候选人对所谈主题擅长且热爱,则在谈话过程中,通常其情绪状态较为热烈,思维状态较为专注,应答较为顺畅。若对所谈主题,候选人不擅长不热爱,却又假装擅长和热爱,则情绪可能紧张或多变,思维可能阻塞,应答则可能躲避或顾左右而言其他
(2)若甄别人本人对于所谈主题有一定积累,则谈话过程中,甄别人的感受体验也将是形成判断的重要依据
上一篇:木门经销商品牌选择注意点
下一篇:苹果教会木门企业的那些事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