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
中国木门网
36798
中国木门网对现阶段木门企业的分析
我们现在将木门企业按照规模分为三个档:
1、地区性小型木门企业(多见的是橱柜和木门同时加工,人员少)。
2、地区性为主,有少量区外覆盖面的木门加工企业(一般的的这类企业多数是产品的配套较完善,以挣取加工费为主,也有贴牌的加工)。
3、产品覆盖至少是几个省区的木门企业(生产车间人员稳定,有专业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人员,有自己的品牌)首先我们从第一种小型的木门加工企业来说,这种木门企业可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车间,产品也以低端的面漆、复合为主;没有或很少自己的销售门店,由于产量低,所以质量的保证全靠工人的技术水平。
管理方面,一般都采取包干的形式,老板提供材料,工人来加工,这里的老板多数是外行,或很有精力投入生产,但对于自己很薄的利润,又必须注重质量和成本。这里讲的成本是狭义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主要的问题出在老板对生产人员的技术要求特别的高,这就造成了两方面的劣势,其一、这样的人工费比较高,其二、由于这一两个技术人员在厂子的地位,在材料使用方面只能求、不敢罚(只要他不干了,工厂就要停工),这里的老板一般都是依靠亲情来管理,这肯定是不利于厂子的发展。其他,例如质量的保证就更谈不到了。
在这方面的建议是:通过软件直接出下料尺寸,脱去车间技术人员手工算料的弊端,防止人为算错料、下错单(这在木门厂起步阶段是常有的),软件可以提供精确到毫米的尺寸,加工人员只要照单下料就行,如:边框的长度、宽度、厚度,外贴的平衡板(密度板)的厚度、长度、宽度……都可以直接出来,当然也包括人工费,和辅材的费用。
第二种的木门生产企业就比较正规了,他一般每天能保证20套以上的木门,加工的质量有保证,机械化程度高,流程明确,这里的加工方案一般是,首先加工出各个半成品的模块(一般是针对复杂元件);其次,由一个或2、3个人组成的小组对木门进行下料、组装,然后交给打磨车间和淋漆车间。这样的生产好处是质量保证,生产速度快。
管理方面同样存在问题,例如算料还是手工,虽然有自己独立的算料部门,但他们提供的下料单也只是提供了门扇的外形尺寸,和套板,套线等辅助零件的尺寸。算错当然也时常发生的,淡旺季的变化对这样的企业同样有着致命的风险,由于生产订单的不稳定,造成了人员构成变动大,这样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队伍,但他们实在是太累了,主要是产量的变化和人员的变动,加上客户对订单交货时间的不同要求,还要每天结算工人的工资。他们多数是一人管多职。可以说他们是木门企业的中流砥柱。木门在组装起来之前只有组装的人员知道他在哪,有些时候,由于单子多,可能连他都忘了具体的构成零件在哪,他都不知道,这时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再下料,这势必对材料是个浪费,对人员是加重了工作量。但企业的其他人员就根本不知了,每天都在看着工人忙碌,但不知他们在干啥,我觉的这也是件恐怖的事情。
车间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管理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从生产实际中发现),但他们也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提出的建议往往具有局限性。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提出有效的综合的解决方案来,具体的原因有几方面: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脱节,生产部门与技术部门脱节,生产部门内部脱节,生产与库管之间脱节。
下一篇:中国木门网,钢木门专题频道!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