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7
xiaoss
中国木门网
5488
导读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踏着春天的脚步,一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拔地而起。
又是一年春天,白洋淀碧波荡漾,“千年秀林”吐露新芽,高新产业落地生花……从“纸上”到“地上”,六年来,这座“未来之城”,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现代化新城目标不断迈进。
六年来,雄安新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又是如何与日俱增?
雄安新区设立6年来,先后有63家中央企业投身雄安新区建设,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雄安新区。
循序渐进的产业导入,引进医院、学校、商业等相关资源,雄安新区逐渐被打造成为安居乐业城市
在加快建设的过程中,雄安的相关配套设施正在不断落地,向着高度城市化迈进。
“数说”雄安六周年
日新月异、拔地而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与这春光一同拔节生长的,是这座未来之城。雄安新区
正以生机勃勃的活力,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雄安新区雄东安置区(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雄安站(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历时六年建设,雄安新区现代化城市雏形初显,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六年来,雄安新区已累计实施240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00多亿元,总建筑面积已达4100多万平方米,环城市外围道路框架、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水系构成的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
雄安新区新建路网(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雄安新区总长达545公里的“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已全面形成,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连通了既有京港澳、大广、荣乌和津石4条高速,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发挥了重大作用。“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络正在逐渐成形,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交通一体化建设进程。
中国中化总部正在建设中(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首批疏解的央企总部有序推进,中央企业在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其中,央企二三级子公司90多家,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进一步显现。目前,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中矿集团完成总部选址,中国中铁产业集群落地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首批4所高校、2家医院项目也正在抓紧建设中。
北京市援建雄安新区交钥匙项目学校(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近年来,雄安新区积极构建现代化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服务体系,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和功能提升新路径。59所京津冀优质学校、65家高水平医疗机构与新区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开办29所学校、18家卫生服务站,累计招聘2000余名高素质教师,新区教育医疗水平明显提升。
雄安新区白洋淀(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春到白洋淀,芦苇摇曳,碧波荡漾。雄安新区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已达252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46种,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荷塘苇海、候鸟天堂”生态盛景重现。
防洪工程白沟引河右堤、南拒马河右堤、萍河左堤、新安北堤起步区段防洪主体等工程陆续建设完成,具备了200年一遇防洪能力。
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此外,雄安新区持续推进千年秀林及园林景观带建设,植树造林47万亩,绿化面积达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悦容、金湖、郊野公园建成投运,“三带、九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初具雏形。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展现新形象。京畿大地上,一座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从宏伟蓝图加快变为现实样板。
雄安新区建设者(央广网见习记者 王伟倩 摄)
15811192007